← 返回列表
智慧禁噪_智能噪音噪声检测预警系统
为更好的解决噪声扰民工作,由我局会同三方公司共同研发了智慧禁噪系统,传统禁噪工作的方式方法相比,智慧禁噪系统在噪声治理工作上能够更好的实现“早一步提醒、早一步发现、早一步预防”,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也减少了群众投诉率与派出所的出警率
互联网
佚名
2022-10-18 09:11:00

噪声一直是群众投诉的重点,也是执法的难点,相关投诉一直居高不下,传统治理方式限于人海战术又困于执法力量不足,今年6月5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持续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或者有其他扰乱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为更好的解决噪声扰民工作,由我局会同三方公司共同研发了智慧禁噪系统,传统禁噪工作的方式方法相比,智慧禁噪系统在噪声治理工作上能够更好的实现“早一步提醒、早一步发现、早一步预防”,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也减少了群众投诉率与派出所的出警率。现就将我局创新内容做如下汇报:

一、建立大数据噪声数据库

生活噪声治理工作难,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噪声污染连续监测的数据,难以对生活噪声源进行确定,无法了解不同条件、区域下居民为对噪声污染的临界点,从而导致居民对生活噪声反应强烈。我们通过与局指挥中心、派出所、社会综合治理中心、信访局等协同办公,同步信息,共享数据,对县辖区范围噪声扰民反应相对突出点位安装了智慧噪声监测预警设备,如坝坝舞、夜市街、步行街、居名区等不同区域,并对其周边声音分贝数据进行24小时监控,并上传至由我局自主研发的智慧噪声监测预警平台。在此期间我们更是对各突出点位的投诉数据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包含但不限于在XX至XX时间段共报警多少次,其中几次为周末,几次为节假日、报警人员的性别、年龄段等,并通过智慧噪声监测预警平台调取出各时间段的最高分贝值与最低分贝值,从而判断相对居民对不同环境下噪声的临界点进行预估判断,从而为后期的噪声预警模型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二、创新科技化预警方式

传统噪声治理只能依托与社区民警、网格员等现场调解,工作往往做在“事后”,无法经常做到提前靠上、提前处理,为走出当前工作困点,我局充分利用科技化手段,创新预警方式,目前共有短信通知+智能电话预警+声光提示+喊话提醒+110出警等5种手段。并根据噪声治理工作需要,将噪声污染源场所责任人【如:饭店老板】、社区民警/网格员、局指挥中心均纳入预警责任人,当设备周边噪声达到既定的标准后,设备按层级触发预警,根据设定的预警模型给不同的责任人发送不同的预警指令,有效解决了传统治理工作中噪声污染难找到污染源、无法留存证据,如相关责任人在收到我们的预警短信与预警电话后,任持续输出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我们可以通过短信发送记录、电话通知记录、平台噪音预警记录做为佐证资料,对其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三、不断完善噪声预警模型

噪声污染不同于其他类型污染的典型特征是没有污染物,他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的感觉公海,既不会累积也不会残留,属于瞬时污染,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噪声预警模型,在常人接受的范围值内先一步预警,从而做到“早提醒、早发现、早预防”的噪声污染防控工作,有效的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减少投诉率、报警率。我局更是在不断完善与创新预警模型的设计,现设置根据不同的点位可设置预警模型为:在XX时间段至XX时间段,一级责任人预警规则为在XX分钟内有XX次噪声超标就触发一级预警,给相关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与拨打预警电话,同时噪声监测预警设备自带喊话器将播放设置的语音内容并闪烁灯光提醒周边人员,如一级预警提醒无效,在发生一级预警后XX分钟内有XX次噪声超标就触发二级预警,则通知相关社区民警、网格员,由他们采用灵活的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及时控制噪声污染源,同理在XX分钟内有XX次噪声超标就触发三级预警,安装在局指挥中心控制终端大屏会出现弹窗提示XX点位噪声超标,请及时处理且控制终端音响会自动播放提示语音,由接警员手动处理后,通过110下发警任务到现场进行噪声治理工作。且通过我们不断的调整预警规则,同步分析同期、同时间段的噪音数据,查看其居民投诉、报警次数是否有减少,如减少不显示则需要降低预警阈值与时间次数,直至报警次数明显减少。



标签:噪音  噪声  物联网  智慧城市  IOT